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196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开展全民健身的意义精选(九篇)

2024-01-10 01:41: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开展全民健身的意义精选(九篇)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积极的号召发展体育运动,提倡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其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务院于2011年2月25日再次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新的全民健身计划指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各行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公众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而体力劳动锻炼逐渐减少,再加上现代生活方式存在着高营养、高脂肪、低消耗等亚健康现状,导致人们体质健康愈来愈差,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发挥全民健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

  对于全民健身而言,其作为一项社会系统性工程,以促进国民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运动为准则,以改善国民身体状况、增强国民体质、推进国民健康为目的的体育活动[2]。对于和谐社会而言,其指的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三个向度的多层次、度综合性的有机立体概念,和谐是最终目标和归宿[3]。

  新时期,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时期,而全民健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原因[4]:(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对于提升国民整体身体素质具有显著作用,进而对于维系社会活力具有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生活压力也日趋加大。受此影响,人们不但面临着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而且在心理方面压力也加大,进而导致社会公众亚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人们在饮食、起居等方面缺乏规律性,也成为社会公众亚健康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和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不但有效的引导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而且在增强国民体质和提升社会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全民健身在缓解社会精神压力方面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维系社会活力。(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可以有效的疏导和释放社会公众的不良情绪,进而起到了“安全阀”作用,这对于社会安全团结、和谐稳定等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公众工作和生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导致社会公众情绪和精神高度紧张,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通过开展和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可以有效的缓解社会公众精神紧张,疏导压郁情绪,克服抑郁、焦虑和困惑等不良的心情。可见,全面健身活动的开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阀”,其有效的推动安全团结、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三)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助于社会道德规范的实现,引导社会公众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培养,进而起到了陶冶社会公众情操的作用,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不但是一项体育运动的开展,而且也是社会公众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活动,其已成为情感升华、心灵净化、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因此,全民健身运动的强身健体功能以及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积极进取的特殊作用,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5]。(四)和谐社会构建关键在于人际关系和谐构建,而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关键在于人际关系合作竞争的实现。新时期,现代社会中社会公众人际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导致社会公众将情感交流、合作竞争关系等日趋淡薄,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开展和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例如以家庭、社区、校园等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凝聚社会公众精神,推动社会公众间交流与沟通,对于社会公众间相互融洽、关切、信任及互助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之功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民健身不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和谐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进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具体为[6]:(一)通过推进全民健身和谐社区构建进程,促进和谐社会构建。首先,分别针对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发达地区全民健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社区体育设施,规范社区体育活动,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其次,通过创建优良和谐的社区体育活动环境,加强社区全民健身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之中,促进社会体育活动环境的改善,实现和谐社区的创建,进而推动社区全民健身向着持续、健康、稳定方向发展;第三,在社区范围内,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向社区群众普及全民健身知识,强化人们健康意识,同时通过制定宣传标语或者各种媒体宣传等,吸引越来越多群众关注全民健身活动,不断的促进社区全民健身的发展。由此可见,体育健身的发展必须依靠社区,社区体育在推行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7]。(二)通过推进全民健身和谐校园构建进程,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目前,我国约有3亿人口属于校园学生,占社会总人口1/4以上。校园全民健身的开展与推广,对于全社会全民健身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学龄儿童而言,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其人数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意见》中指出:青少年是全民健身体育锻炼得以持久快速发展的基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校卫生状况是学生科学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保障[8]。首先,转变现有的校园体育设施管理模式,逐步推动校园体育场馆无偿开放制度,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之中;其次,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例如校园运动会、校园足球赛、校园篮球赛等,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不断强化学生对各种体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兴趣爱好,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第三,学校领导应加强对体育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各方面投入,建立健全校园体育设施装备,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要求,特别是针对边远地区学校,应集合全社会力量,解决体育设施资金困难,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体系体育设施建设。因此,推进全民健身和谐校园构建,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三)通过推进全民健身和谐公共场所构建进程,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尽管我国在社会公共场所健身设施配套方面投入日益增大,但是较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公共场所健身设施配套水平较低,不利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与实施。基于此,一方面我国应继续加强对社会公共场所体育健身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各种各样体育健身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众健身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全民健身宣传,例如健身标语宣传、举办健身活动和媒体宣传等,提升社会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宣传力度,进而促进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之中。由此可见,推进全民健身和谐公共场所构建,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体质素质,而且对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应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社区、校园、社会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1]冯明丽,冯艳丽.全民健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J].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19-121

  [2]王峰,王满福.全民健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模式类型探究[J].山西科技,2008(2):94-95

  [3]彭青松.全民健身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8):122-124

  [5]陈燕,秦爱民,林锦娇,等.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7,4(28):20-22

  [6]刘晓丽,邵小兵.和谐社会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现状与走势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65-6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健身权利,提高公民身体素质,继国务院2009年1月7日决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之后,2009年8月30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共和国六十华诞之日开始施行,条例的公布实施,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体质,通俗地讲就是人的身体质量。用学术语言表述,就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的重要性与个人、家庭、国家、民族都休戚相关。国民体质,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体质的总体状况,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的基本状况。它既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又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强国必先强体,一个繁荣昌盛、强大文明的国家,一个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民族,必定热爱体育运动,注重强身健体。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依法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奠定更加雄厚的民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1年来,我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生活安定196体育官方app、人民安居乐业、饮食居住质量提高、医疗保障条件得到改善。同时,新中国竞技体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华健儿2310次夺得世界冠军,1195次打破世界纪录。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不够普遍,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教育部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对此,社会反响强烈,呼吁加强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入手,推动全民健身工作。

  全民健身事业不仅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育工作的基础,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早在50年代,同志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和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关心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全民健身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去年9月29日,总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面对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国群众体育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国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令人担忧;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开放使用率低,一些地方还存在侵占破坏现象;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等。因此,制定一部对全民健身进行全面规范的专门性法规,从法律的层面解决阻碍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人民身体素质,非常迫切也很有必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全民健身的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与全民健身事业相关的政府投入、学校体育、公共体育设施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在不同层次对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要求,彼此间互为补充,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条例》是在上述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专门的全民健身行政法规,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在国家法规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通过参加健身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和愿望,《条例》把这种愿望和追求从法规上明确为“公民权利”、“合法权益”,并予以保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和谐机制、一种财富基石,不仅与公民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事业发展密切联系,也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兴旺息息相关。从法规的高度对公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不仅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一项利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更加关注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体育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条例》,顺、得民心,必将极大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的供给相对不足,是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最大矛盾。《条例》明确了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应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居民住宅区应安排健身活动场地,还特别提出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关于青少年健康问题,社会十分关心,《条例》提出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活动等。《条例》还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等提出了明确的意见。随着《条例》的深入贯彻落实,这些制约全民健身事业的问题一定会逐步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必将得到更大发展。

  全民健身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用长效机制来保证的长远性事业。《条例》明确了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各级政府都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计划。《条例》还把开展公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并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计划。《条例》还对全民健身事业长效化机制的其他若干方面进行了规定。

  政府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更加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特别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要把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人民群众的体质与健康等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体育工作状况的重要标准,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情况作为评价考核体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业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体育、办体育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树立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观念,增强市场意识,以社会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协调好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精心打造群体活动品牌,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实际需要。

  在新形势下,我们既要重视传统特色项目的开展,又要注重引进符合时代特征、适合本地群众开展的新的体育健身项目,努力做到每个学校、每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社区都有一项以上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健身运动。要进一步重视对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扶持,加强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并通过竞赛、奖励等手段提高各校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要进一步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动员组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要进一步积极发展社区体育,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社区特色团队建设,正常开展活动。

  目前各地的体育设施总量还不足、分布也不平衡,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要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真正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完善布局,建立公共场馆与社区体育设施互为依托、互动发展的体育设施新格局,为群众提供方便、多样的健身设施。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并确保经费及时足额拨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要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咨询、体育培训等体育市场。

  [1]景岩.从我党与“”的斗争看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性[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3]汪红.弘扬奥运精神,促进全民健身――《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解读[J].江淮,2008,(19).

  [5]转发市全民健身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开展,96广州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请示的通知[J].广州政报,1996,(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建设都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其中既能愉悦新型农民的身心又能强壮他们体魄的体育文化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起色。本文重点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对农村体育发展了影响,旨在更好的指导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为相关部门制定体育法制法规提供文字依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并通过的,它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新农村建设是时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在《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应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农村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包括在县级以下的乡镇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还包括在基层的农村村落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至2012年,连续九年把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各项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其过程十分艰巨复杂,其建设过程涉及到了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农村体育文化对新农村体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更影响着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另外各地政府也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群体活动,不断提高农民体育健身意识,例如河南省政府推出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文体设施进乡村、体育三下乡”等活动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国家“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计划五年之内使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10万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举措,是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的东风,给了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契机。现在,许多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农村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更不要提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所以,如何发展农村体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育发展的新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同样道理,新时期体育发展的难点是农民的意识、重点是农村的参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指出:“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农民健身”。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关体育法制法规以来,广大农村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农村体育文化也呈现了全面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近年来,国家安排了巨大资金投入,在江西、重庆、河南、广西、湖北、山东、陕西、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了两千多个行政村进行了试点,推广体育设施场地建设,这一措施将惠及近5亿农民。也让“全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理念不断深入农民心中。

  但是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目前农村体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农民的身心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2010年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69岁男性居民超重、肥胖比例分别为31.23%、8.96%,女性居民超重、肥胖比例分别为25.43%、7.62%,测试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优秀等级的也不到10%,低于全国国民体制的平均值;而身体健身不合格的农民却达到了20%,高于全国平均值。

  总体来说,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绩效相对来说发展比较均衡,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略次于中部省份发展;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水平与产出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性;各级政府部门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也呈不均衡态势发展,西部政府部门在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且作用相对较弱,而中部地区政府更能发挥其功效;政府体育文化投入水平和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现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

  各级政府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大农村体育文化投入,积极推动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建立“村村都有体育场”工程,为农民参与体育健身创造基本条件。

  随着国家和政府支持、引导,现在新农村体育建设更贴近农民生活和便于农民参加运动锻炼、更利于开展各项体育赛事、活动。新农村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促进了广大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使广大农民养成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也使得很多民俗体育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依据当前农村人口现实,比如老龄化和未成年化严重,积极开发农村体育项目,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使农村老幼病残等相对闲暇人群首先投身于健身运动之中,从而营造广大农民参与的体育气氛,为全民健身及农村体育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以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与外部的联系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自然,农民对体育的认识也相对落后。他们长期从事农业劳动,也无暇进行体育锻炼,在意识上他们也轻视体育活动,他们认为农业劳动就是一种体育锻炼,闲暇的体育锻炼是没有必要的。从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已经推广实施全民健身活动近二十年,全民体育健身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很多农民已经改变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有了较深的认识。广大农民对体育锻炼概念、身体锻炼的内容及全民健身的意义和健身健康的涵义的认识水平有明显提高。农村体育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农民的体质和身心健康,同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这种形式,来展示我国现代农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同时也培养农民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塑造了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和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体育文化的发展还有利于改善农民的人际关系,使邻里街坊更加和睦,凝聚力也更高。传统的体育项目,像龙舟、秧歌、篮球赛事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也给他们搭建了交流感情、传播先进知识文化的平台。各级政府部门应考虑农民的身心感受,致力于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加强对广大农民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健康意识,树立“花钱买健康”、“少吃药、多流汗”的新型体育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农村体育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对整个新农村体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也关系着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新农村体育文化在各级部门的积极指导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之下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1]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17.

  [3]李士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

  [4]王海宏.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3).

  活动背景: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起,每年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奥运遗产社会化、全民化的重要成果。

  今年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全民健身日”的第一年,也是全民健身活动借奥运会举办成功、继承弘扬奥运遗产、积极探索全民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年份。设立“全民健身日”,一是以此纪念北京奥运会,永志铭记和谐盛世中国体育的崛起之日。二是有利传承奥运文化,推进群众体育,让北京奥运的“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变为经常性的活动。三是有助强化现代体育理念,让体育就是生活等更加深入人心,让身心更健康。四是体现法制体育建设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既是纪念日,更是活动日,既是动员推广日,更是参与实践日。为切实做好“全民健身日”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使设立“全民健身日”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真正

  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和体育爱好者的共同愿望,中南大学校团委对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动员和号召全校广泛关注、重视,引导和鼓励最广泛的学生参与体育健身,享受体育发展成果。

  活动目的: 活动紧扣着“倡行亚运,全民健身”的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且使全班同学通过参加这次团日活动,意识到运动与健康对我们的重要性。现在,正是中国广州于2010年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筹办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树立健身的意识并号召周围的人增强健身意识,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为2010第十六届亚运会营造一种充满活力、融洽祥和的氛围。就长远说,做为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牢靠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做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为我们的祖国发光发热,我们的所学才会有用武之地,为全民健身营造一个欢快友好的氛围,为第十六届亚运会的顺利举行贡献 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形式: 组织经管0905班全班同学观看中南大动会,为全校运动员写通讯稿,为商学院运动员加油,服务等。组织同学看全运会视频,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讨论会。

  思想引导: 2010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进程以及申办成功,深刻地影响着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人们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健身活动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提升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全民健身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体育性活动开展还不够广泛,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素质,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发展群众体育。

  中期,三天时间里。每天早上8点钟15栋集合组知到体育场,12点组织回南校区,中午2点15栋集合,下午5点组织回南校区。除特殊情况,全体到场,让所有同学参与其中。积极互动,呐喊加油,擂鼓摇旗助威。期间,升国旗,积极投稿。自备照相机给运动健儿拍照,活动通讯记录等。

  活动经费:1·零食(包括水·水果·糖·饼干等):27·3+21·5+4+11·4+8·5+6=78·7元

  林笑峰先生于1979年9月17日在《体育报》上发表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以下简称“林文”),在中国首次提出了科学体育的相关问题,论述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它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什么是竞技和中国建国后30年所说的体育都做了些什么,今后应怎么做,从而引发了体育概念、体育科学属性、体育功能的第一次大讨论,活跃了我国体育理论界的学术气氛,揭开了中国科学体育发展的新篇章。30年后再读这篇论文,仍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位被称为“体质派和真义体育派”带头人对科学体育内涵的独到见解,对学问孜孜以求、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以及从知性认识角度思考增强民族体质的一种情愫。这篇论文的思想对今后中国体育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竞技(sport)不是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体育不是竞技”,“林文”在开篇直接指出了体育和竞技的区别。刚过,这种提法无异是对新中国30年体育发展丰功伟绩的大挑战,引发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地震”。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运动、竞技、体育无区别,竞技就是体育。从此,拉开了中国体育界真正研究体育、研究竞技的序幕。

  “林文”第一次提出了科学体育的问题,包括科学体育的兴起和发展、科学体育的内容、倡导我国应努力发展科学体育。科学体育中明确体育是解决增强民族体质、研究的发展问题,科学体育指导思想是研究如何使更加完美健康。“林文”提出的科学体育相关问题,在当时使人们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如文中出现“工程建设”、“运动处方”、“价值阈”、“锻炼点数”等等后来被广泛应用的新名词。

  体育观是人们对体育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思维支撑,它指导和决定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越快,综合国力越强,人们的文明程度与文化生活水平也就越高,对体育的认识和看法也就越深刻,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也越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竞技体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30年来体育观的形成和发展却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在1979年9月17日前,多数国人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sport一词,只知道体育,而且大部分人所理解的体育就是sport的主要内容。当时人们形成的应该说是sport观。而“林文”的发表,阐述了科学体育及其内容。随后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在中国体育界展开了两场关于什么是体育、体育的科学属性、体育功能等问题的空前大讨论[2-8],随后也是讨论不断。经过讨论,中国育视野扩大了,如出现了大体育、小体育、广义体育、狭义体育、快乐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等等。关于什么是体育,虽然学者们目前观点也不一致,但学术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使国家相关部门为了规范此领域的标准,达到一个相对的共识,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现代体育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3个部分组成。大体育观也好,小体育观也好,体育的整体观是很清晰的。

  改革开放30年来,按照体育法中规定的内容及学者观点,可以归纳为5个最主要的体育观:大体育观、真义体育观、人文体育观、非本质主义体育观、科学体育观等。大体育观把体育放在文化范畴内来认识,研究体育的角度从生物学、教育学到心理学、社会学及生物、心理、社会三者结合的角度,认为体育具有多功能性,举国体制就是大体育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真义体育观强调对人的生物学改造,坚持生物学评价标准,以“体”为本位,立足点是教育,是增强人民体质的国民身体教育;人文体育观是在大体育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立足点是人文精神,充分肯定人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人生的价值,强调体育对人的关怀及对人在身心各方面均衡发展的贡献;非本质主义体育观认为,“身体性”是找出体育的本质,它是建构在后现代哲学观基础上的一种理论;科学体育观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科学体育观是一种理性力量,不是从体育本身出发,强调是对体育的态度。每一种体育观都体现了时代的鲜明特征和随时展对于体育认识的加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观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未来体育观的发展方向还应该是在人文体育观的倡导下,围绕大体育观下的两条主线,即竞技体育观和如何开展大众体育的问题。

  “林文”提出了中国未来体育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不削弱sport来解决中华民族身体发展问题,再建一栋科学体育的研究大楼是值得的。”[1]细细品味林先生的观点,他说不削弱sport来解决中华民族身体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要两条腿走路,既要进行训练和竞赛,玩好sport,又要建科学体育的大楼,解决民族体质的问题,这实际就是现在提出的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同步进行。

  国务院1995年6月20日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国家体委1995年7月6日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都从不同方面提出体育发展的问题。随后1995年8月29日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明确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方面决定了中国体育的整体水平。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30年前,林先生指出我们可以不削弱sport来解决中华民族身体发展问题,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竞技体育不但没有削弱而且大大的加强了,并取得今天骄人的战绩。但是再建一栋科学体育研究大楼的工程却有些迟缓,像“林文”指出我国男学生身体素质相关指标普遍低于日本这一现象并未得到解决。虽说国家相继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但在落实时总是不到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二者协调发展,就是平衡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领导部门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对现有的体育机制进行改革,在统一管理上,形成两套人马,配套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投入均等,各司其职,各行其事,才能比翼起飞[9]。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举国体制的优势,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行,整体推进。

  科学体育的一个方面说的就是真义体育,线年“二十八画生”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当时文中提出“何为体育之线年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思想,1953年他又强调:“体育是关系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1954年批示国家体委文件“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林文”思考的也是如何更好地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以及怎样从增强人民体质这一体育根本任务去体现真正的体育内涵。中国从“东亚病夫”到成为“东亚雄狮”,得益于强健的人民体质和民族体质。真义体育正是“强民强种”改善民族体质的重要手段。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了中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今天更应重视真义体育观。

  在《畅行真义体育――林笑峰先生访谈录》一文中,林先生曾对“全民健身”提法有疑虑,林先生认为这种提法有不确定性,会有各种不同解释和不同的认识和做法[10]。这种担忧现在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如林先生担忧的那样,全民健身可以解释为全体人民强健身体,强健身体不等于完善,更不等于工程建设。工程建设是体育过程的体现,是身体教育过程的体现。如果只考虑强健身体,那线号发表的《今日之教育方针》所引用的“兽性主义”,文中说“日本福泽谕吉有言:教育儿童,十岁以前当以兽性主义;十岁以后,方以人性主义。”又说“兽性之特长何谓:曰意志顽很,善斗不屈也;曰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也;曰信赖本能,不依他为活也;曰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也。”他所主张的“兽性主义”,实际就是倡导强身健体、好勇斗很、恢宏国力,免受西方列强欺辱。单纯意义的“全民健身”,就符合了“兽性主义”,而“远离人性主义”。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健康观和人文体育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能否从学术角度重新审视“全民健身”的提法,把“两个主义”结合起来,变成“全民健身教育”?

  人是理想的存在物和现实的存在物的统一体,也是说人既不满足外部世界的现实,也不满足于自己的现实,而是力图超越现实,追求高于现实的理想。这就决定了人类既要追求传统的人性关怀,又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感性需求。体育作为大众文化领域中提升人的价值和促使人全面发展的一种“利润”,人们会考虑这种“利润”的“额度”是多大,这种感性需求是否合理,长远效应如何?这些考虑是普通育观的一个表现。当然人们对体育的需要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种需求的合理性体现在感性化、大众化、娱乐化和多元化上,我们作为专业人士就要考虑“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才是当代体育的合理选择。作为人类改造自身和提升自身,规范和引导人类改造自身和提升自我价值活动的体育,必须满足人需要的合理性,不断提升人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发展。

  回顾中国体育发展60年历程,面对改革开放31年的今天形势,拜读林先生30年前发表的论文,有无限的感慨,强烈地感受到当年此文引起的震撼,切身见证到此文对我国体育发展的真知灼见。事实证明,深化体育改革,最终体现的仍是“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并行,二者不可偏废,这恰是林先生的主张,中国体育发展不能没有sport,也不能没有科学健身之路。这就是《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一文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启示。

  论文摘要:文章论证了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第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三,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具有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输送“能量”的特殊功能,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现代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就没有我国整个体育事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积极健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当前,我国九亿农民正在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进,新农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事实上,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是新农民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晶与归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基础。有研究指出,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使农民更好地投身生产活动,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身体是的本钱,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人的健康素质的要求比产业要高得多。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增强农民的健康素质,使他们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生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体育事业起点低等现有国情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路途坎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其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

  社会是以文化为纽带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也联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农民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挫折问题的排除。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不能说是和谐的,同样,没有体育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亦不能说是全面的。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农村体育,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培育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拉动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体育产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城市,农村体育产业的贡献值微乎其微。其实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比作冰山的话,现在露出水面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掩藏在水下,属于潜在的市场。能否把潜在市场激发成为现实的市场,不仅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发展农村体育,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将极大膨胀体育产品的消费群体,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搞好农村体育产业开发工作。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推进农村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加快农村体育有形无形资产增值,促进当地农村体育事业的腾飞。

  总之,我国农村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冯艳丽,王亚男.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7(6):70-72.

  [2] 吴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体育思考——广东东莞发展农村体育的启示[j]. 贵州体育科技,2008(1):26-28.[3] 丁兆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j].理论前沿,2006(6):35-36.

  [4]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群众体育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85-386.

  活动目的: 活动紧扣着“倡行亚运,全民健身”的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调 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且使全班同学通过参加这次团日活动,意识到运动与健康对我们的重要性。现在,正是中国广州于2014年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筹办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树立健身的意识并号召周围的人增强健身意识,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为2014第十六届亚运会营造一种充满活力、融洽祥和的氛围。就长远说,做为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牢靠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做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为我们的祖国发光发热,我们的所学才会有用武之地,为全民健身营造一个欢快友好的氛围,为第十六届亚运会的顺利举行贡献 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形式: 组织经管0905班全班同学观看中南大动会,为全校运动员写通讯稿,为商学院运动员加油,服务等。组织同学看全运会视频,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讨论会。

  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直接影响中国梦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一直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课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也都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城乡一体化工程”,等等.国家体育总局也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从新农村课题的提出到两个《规划》,再到《意见》,目的就是为了增进农民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新农村,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1].发展农村体育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农村体育爱好者以及从事体育事业者,意识到在物质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身体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因为它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奔向小康中的配套工程,可以说农村体育是“新农村体育”的基础和摇篮,这也是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2].当下,我国西部及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不容乐观,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经费、场地、器材以及专职教学人员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方面的投入,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也没有体育课,这些都是急需论证和解决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指在新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农村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努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全面改善环境,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农村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扩大公益投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四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幅度减少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五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增加农村体育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体育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发展农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文化素养的方式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大力发展生活业.面向城乡居民生活,……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主要依托农村学校体育,特别是在农村村落,它是农村体育的根基所在,因此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引领作用,扮演者监督实施的角色,因此作用不容小觑[3].因此,农村学校体育要抓住国家发展城乡一体化,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大好历史机遇,要得到各级各部门的足够重视和关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更应通过责任到人、专项投入到位等措施管理,将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起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口的健康状况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实现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三农、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求全社会不仅将关注点投射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建设,更要将体育事业的建设放在社会发展的聚光灯下,予以高度重视.纵观中国历史,我们曾经经历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屈辱,也有自然灾害导致食物缺乏,国民体质羸弱影响经济发展的惨痛教训.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镇居民普遍认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全民健身运动在城市快速开展,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健身场所、设施有密切关系,再加上市民的意识在不断提高,信息化时代,网络关于健康及运动的关系等的宣传也能通过媒体、数字移动终端等途径广泛传播.但是,在农村,特别是边少地区,广大农民的健身问题依然没有受到重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依然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当然,在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的农耕方式和农民的观念与时代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他们对体育与健康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够,更谈不上对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然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主导地位,发展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国家大多数人口的健康水平.社会体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全民健身工程的完善实施,并且最终影响到“中国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如果没有农村体育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的引领,2020年两个目标的实现、农民健康水平提升的目标就会成为纸上谈兵.

  我国农村学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还不足50%,农村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体育的概念模糊不清,体育意识缺乏,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农村学校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出现随意性现象,而且在有些地方还相当严重.通过对形成这种情况的主客观因素的冷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首先,专项经费不足,缺乏专业、专职教师,缺乏场地器材,职能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等等.这些原因都是直接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不利因素.学校的类型越基层,这些矛盾的表现越突出,越基层的学生家长,体育意识更是淡薄,几乎为零.其次,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计划缺乏科学性,没有遵循教育部制定的体育教学方案的规范、对体育课无质量要求,开设体育课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例行检查,从农村家长到学校普遍认为体育课只是玩玩而已.最后,由于对体育课的认识缺位,课表上虽有,但其他课程如语文、数学等对体育课随意占用,特别是到了中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就彻底不存在,学校主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课,身体素质不在考虑之列.这些现象说明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更多的取决于社会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观念、认识和态度.随着国家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加强和投入,专职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要完全满足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从事体育的教师的职称和年龄结构也急需优化.专用体育活动场所及器材更新方面问题也较为严重.走访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中体育场地和器材达标率还不足40%,村及以下教学点还不足30%,个别村小学甚至为零.这些问题不但影响着广大的农民群众和农村学生的健康水平,同时也直接制约着农民奔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远景目标的实现.

  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将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的农民体育列入到议事日程中,提高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和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地方财政拿出专项资金逐步增加体育投入,组织召开一定形式的负责人专门会议,研究制定计划,奖惩并举,组织各类体育竞赛,加大宣传力度,除校园体育外,以学校体育为基础和平台,力争让广大民众喜欢体育,积极参与,形成体育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是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体育发展的保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确保资金到位,全面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农村群众性体育健身宣传工作也刻不容缓,当下农村体育建设重点关注硬件设施而对健身知识、方法及健身指导较少,这些也是迫切需要的[4].另外,学习体育发达地区以及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方法,呼吁社会组织、各类团体、体育人、企业家、社会名流等为体育事业的投入、提供赞助和捐赠,加之公益金等,将这些公益收入科学合理地用于农村体育事业.与此同时,在各级领导的号召下和广大民众监督下建立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并将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体育事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制定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目标及具体任务.

  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校址和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也至关重要.从传统来说,学校基本建立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村镇,因为它是乡村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一个相对繁华和宽阔的标志性地方,它对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及带动作用.场地设施可以在课余及节假日时间合理有效地提供给周边民众,便于广大民众开展体育竞赛,有目的地观看体育节目、体育赛事,锻炼身体.专业体育教师及受过专业体育培训者的科学、规范的指导、宣传、组织和带动,是新农村建设能够顺利实现的有力帮助.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的建设刻不容缓.首先,全社会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农村的学校、村民、学生改变对体育的传统观念,对其有科学的认识,同时要将体育健身上升到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还要利用广播、电视等传媒手段,进行健康知识的大力宣传.其次,要改变农村村民的业余娱乐方式,2006年2月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5].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组织健康的活动,如体育运动会、体育竞技等,辅之以健康教育,进行吸烟、聚赌等不良风习的教育.在农村建设操场、提供体育锻炼的设施器械,让农民在农闲时节有场所去锻炼,不断认识健身的重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农村学校体育要发展,就要从学校出发,扩散到整个农村的每个角落,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体育对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体育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只有农村体育发展了,农村就会展现出群众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1]周友杰,裴立新.全民健身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探究[J].体育科学,2006,26(11):7-11.

  [2]胡庆山,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26(10):21-26.

  [3]虞重干,郭秀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1-5.

  [4]曹荣庆,陈莉红.农村体育及其投入机制创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44-47.

  【摘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和世界体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讨论了全民健身计划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认为:7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日益注重体育(包括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体育)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作用。终身体育、休闲体育已成为影响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全民健身计划既是适应世界体育潮流的产物,也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必然和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要求。全民健身是对我国群众体育的继承,并在群众体育任务、性质、运行机制和组织实施方面都有所发展。

  自从“全民健身计划”提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称赞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社会的宏伟工程。笔者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和世界体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对全民健身计划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体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60—70年代,70年代末以来。

  1945—1957年这个阶段,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失败和美国影响的扩大,自然体育思想成为战后初期欧洲各国体育的主流。英、美式竞技运动取代了许多国家体育中体操所占有的主要地位。同时,由于受战争的影响,战后各国青少年的体质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通过增加各级学校体育课时、增加经费、实施体质测试标准制度等方式,加强了对体育的干预。1955年美国成立了总统青年体格健全委员会,之后有30个州设立了体格健全顾问委员会或指导委员会。瑞典建立了5000多处体育和娱乐俱乐部。英、法等国为解决兵源问题,也通过办体育夏令营、体育沙龙等形式,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体育运动。东欧及亚洲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了体委和集权化程度较高的体育体制。这种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体育事务的全面管理,在运动基础较弱、经济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有利于更快地发展体育、特别是较快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保证劳动群众享有体育的权利。显然,这个时期各国体育的重点在整顿和发展学校体育,大众体育还未被特别注意;强调的主要是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体育思想的主流,则是自然体育思想(欧美)和主智主义体育理论(社会主义国家)。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震动了世界,欧美各国纷纷对教育和科学政策实行改革,并进而影响到体育领域。与此同时,战后国际和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苏联、德国在以奥运会为中心的国际体坛的崛起,大大增强了奥林匹克运动在战后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因此,在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这一阶段中,世界体育表现出在科学主义思想和技术论的影响下,注重发展竞技运动和体力教育的特点。60年代,联邦德国在文化部和内务部下成立了运动部,国会也成立了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特别委员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奥委会从1961年起连续实施了两个推动大众体育发展的十年“黄金计划”。日本在1968年《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体力发展,保持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进行运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出于对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重视,各国政府改变了过去一般不直接过问除学校体育以外的体育事务的作法,逐渐加强了对体育事务的干预。许多国家规定了体育节;从60年代到70年代,许多国家还颁布了一些体育法案。如加拿大国会在1961年通过的C—131法案,日本的“体育运动振兴法”(1961),法国的体育发展法案(马佐法案,1975),美国的“业余体育法”(1978)。这些法案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国家干预,以促进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提高。体育思想的主流则是新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体育思想。战后世界体育发展表明:大众体育的发展决不仅仅只是体育活动发展中一种量的变化,它意味着世界体育发展中一种质的变化,意味着社会在对体育功能、价值认识方面的新变化,并极大地影响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到1989年为止,已经有80多个国家公布了自己的大众体育发展计划,“终身体育”和“休闲体育”的思想已对世界体育发生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努力在许多国家中进一步发展成为有目标、有计划的“健康体能促进计划”。这种计划大多由企业根据国家或权威体育组织的全国性体育计划而独立制定并实施。例如,在排名前500家的美国大公司中,有300多家在推行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并且排名越靠前的公司,实施的计划内容也越多4)。联邦德国以立法的形式,要求所有有坐式工作员工的公司,必须在工作场所内提供身体活动空间5)。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职工身上每花一元健康促进费用,公司因职工健康改善使生产效率提高而可获利润1.24~8.33元6)。日本的许多企业已将健康体能促进的活动列入企业管理体系中,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一整套制度。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体能测定,并据此决定对职工的升迁聘退等。

  这种促进国民自觉进行的以自我身心保健为目的的健康保护及促进活动,显然已不同于以往仅靠国家法令而施行的体育和健康管理措施,而代表着国际上大众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也已从80年代起开展了健康体能促进活动,并把2000年定为实施全民健康的目标年,而且把“国民健康体能之测定与推广”列为国民保健6年计划的目标之一。

  40多年来,我国体育曾经经历过3次较大的调整:参加15届奥运会前后中国体育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国家体委的成立,是新中国体育的第一次大调整。从此在参加国际体育活动、争取优异成绩,为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服务这一思想引导下,竞技体育已经开始成为大体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成为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主要载体。但在前,竞技运动与群众体育二者的关系是比较协调的,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的。体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巨大贡献。

  由于拉大了我国体育尤其是竞技运动的发展水平与世界体育的差距。因此,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和1980年中央批复同意的国家体委《关于加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中都提出:“省一级体委继续在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既要积极地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有效地增强体质,使广大人民精力充沛地为四化做贡献,又要花大力气把运动水平迅速搞上去。”7)这是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工作的又一次战略性大转移,也是中国体育奥运战略最终形成的主要标志。这是当时各方面形势的需要,也是大多数人的希望。但在实践上,如何协调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二者的关系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15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增强。今天,深入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企业制度改革,完成社会结构由行政结构向法人结构的转换,这就把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问题历史地提到了全社会的面前。正如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群众体育、进一步增强国民体质的问题,就被空前突出地提到了体育界和全国人民面前。

  全民健身计划的产生,就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的新需要、改变抓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中一手硬、一手软状况的产物。这是中国体育的第三次重大调整。它意味着中国体育之船有了一只精度更高的新罗盘,以便把航向校正得更加精确,保证中国体育之船能在21世纪中航行得更加迅速、平稳,并且保持与整个船队的整齐队形。

  几十年来,我们在群众体育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十六字原则为核心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草案第二十四条中,明确规定:“要遵循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业余、自愿、小型、多样、文明的原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突出重点。”这是对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体育的新发展。

  3.1《计划纲要》在充分肯定群众体育工作十六字原则的同时,又增加了“文明”的原则。这就使体育超越了作为强身健体工具和作为振奋民族精神、为国争光工具的作用,而突出了体育必须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培养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的意义。必须承认:我国群众对闲暇生活的观念从总体上讲还是比较落后的,一些消极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休闲方式,在部分群众中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因此,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提出必须遵循“文明”的原则,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2在对群众体育性质的认识方面,也有新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把群众体育单纯视为一种福利,国家、企业全面包揽,养成了部分群众的依赖习惯和依赖心理,群众体育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不足。在《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生活化、产业化的全民健身体系,初步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有机结合,单位、社区、家庭共同发展的全民健身新格局,要使体育消费额逐步加大等。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表明了这样一个思想:体育是一种生活消费,国家、社会固然有义务为公民的健康和体育生活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条件,公民自己也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点:健康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和社会;在基本解决温饱之后,“花钱买健康”是非常自然的事;花钱吃药,不如在体育锻炼上投资。

  3.3随着认识上的转变,带来了群众体育运行机制方面的两个明显变化:制度化和市场化。在过去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中,我们所依靠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这是与过去社会结构中的行政为主的体制相适应的。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向法人结构转变。在这种新的社会结构中,行政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直接控制力相应减弱,转而更多地依靠法律、制度和市场的力量。在这种大背景下,群众体育必须、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因此,《计划纲要》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全民健身体制;初步建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服务群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这里明确提出了群众体育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目标。而“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工作保障系统和服务支持系统”,则明确提出了群众体育要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

  3.4在组织实施方面,增加了社区体育的内容。在我国城镇建设中,社区正在成为新的重要功能单位,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休闲生活。社区服务的意义和作用日益突出。社区体育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搞好社区体育不但是搞好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而且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建设健康、积极的闲暇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潘志琛,王凯珍,中日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及其比较,中国学校体育,1994(6):55~58

href=""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