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196体育 > 健身知识 > 健身常识

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

2025 全球 AI 教育应用收入排行:谁最赚钱?

2025-04-20 13:23: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25 全球 AI 教育应用收入排行:谁最赚钱?过去几年,AI 教育的想象力多集中在「自适应学习」与「内容生成」领域。但进入 2024 年后,AI 在语言学习、数学解题、个性化辅导等垂直场景中开始深度渗透,推动教育产品从「效率工具」向「智能陪伴」进化。

  无论是月活过亿的 Duolingo,还是以语音交互著称的新锐黑马 Speak、Praktika,亦或是在中国市场快速崛起的 Hi Echo 与 TalkAI 练口语,它们共同构建出一张全球 AI 教育产品的新版图。

  近日非凡产研梳理了截至 2025 年初,全球收入领先的 11 款 AI 教育应用。多鲸出海通过官网数据、媒体报道与市场动态梳理它们的产品亮点、商业路径与市场布局,带你快速了解 AI 教育应用正在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如果说过去十年,语言学习的关键词是「移动化」,那么今天,这一关键词已经悄然变成了「智能化」。作为全球用户量最大的语言学习应用,Duolingo 正在引领这场变革。

  2024 年,Duolingo 的年收入达到 7.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8%,不仅体现了其在教育科技领域的稳固地位,也反映出用户对其创新产品持续增长的热情。根据官方公布数据,目前该平台的月活跃用户超过 1 亿人次,横跨全球多个国家与文化。这一庞大的用户基础为 Duolingo 构建起极强的网络效应,也使其成为 AI 功能落地的重要实验场。

  值得注意的是,Duolingo 在过去一年重点推广的 「Duolingo Max」高级订阅服务,成为增长引擎之一。该功能融合了生成式 AI,为用户提供模拟真实语境的视频通话体验。这不仅打破了传统「刷题式」学习的局限,也让语言训练从「知识输入」跃迁为「沉浸对话」。Duolingo 联合 OpenAI 进行深度合作,并在其官方博客中表示:「 Max 正在测试中初步验证用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口语训练和场景记忆方面。」

  当然,AI 功能也意味着成本增加。但 Duolingo 似乎并不担心。它在最新财报中预测:2025 年营收有望达到 9.78 亿美元,远超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的 9 亿美元。这背后,是公司持续拓展的变现路径,包括广告、电商、测试认证服务(如Duolingo English Test)等,逐步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学习+评估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Duolingo 的战略版图也正在向「教育超级应用」迈进。无论是扩展到数学、音乐学习领域,还是在企业培训市场的试水,这家起步于绿猫头鹰的公司,正朝着「下一代AI教育平台」演化。

  在 AI 教育领域,Speak 或许不像 Duolingo 那样耳熟能详,但它的爆发力却令人惊艳。这款专注于英语口语训练的 AI 应用,正在悄然改写「开口说英语」的学习方式。

  2024 年,Speak 完成了 78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估值成功跻身 10 亿美元独角兽 行列。背后的投资方包括 OpenAI、Founders Fund 等头部机构,凸显其 AI 技术能力与商业潜力获得资本高度认可。技术上,Speak深度集成了 OpenAI 的语音识别 API 和 GPT-4 模型,构建出一个沉浸式、对话驱动的口语练习系统。用户无需对着冷冰冰的录音工具重复句子,而是可以与AI进行实时互动——AI 不仅能理解你的发音、语调和语法,还能根据表达内容给出即时反馈与建议,甚至参与多轮情境对话。这种高度个性化的陪练模式,被不少用户评价为「像请了一个全天在线、不批评人的外教」。与许多 AI 教育应用以考试导向为主不同,Speak 定位更倾向于实用表达能力的提升,特别受到用户与职场人群的青睐。根据外媒 TechCrunch 披露,Speak 目前用户增长迅猛,尤其在韩国市场形成了较强的用户粘性。

  接下来,Speak 的野心不止于此。其官方已宣布,2025 年将启动欧洲、拉美和美国市场的拓展计划,加速产品本地化与多语种适配,力求将 AI 口语陪练服务拓展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学习工具。

  在语音大模型技术逐步成熟的今天,Speak 凭借清晰的定位和灵活的产品形态,正在成为AI语言学习赛道中不可忽视的一匹「黑马」。

  在 AI 教育工具百花齐放的今天,老牌学习平台 Quizlet 也悄然完成了一次技术上的华丽转身。它推出的 Q-Chat,正将AI从「工具」升级为「导师」。

  Q-Chat 是基于 OpenAI ChatGPT API 打造的一款 AI 辅导助手,主打的是交互式、陪伴式的学习体验。与传统的背诵卡片或选择题系统不同,Q-Chat 采用了类似「对话式家教」的形式,通过文字聊天引导学生理解错题、巩固概念,并且根据用户反馈动态调整问题难度和学习路径。

  这一创新功能一经推出便在学生群体中受到欢迎。根据 Quizlet 官方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Q-Chat 已与用户进行了超过 300 万次「有意义的学习对话」,涵盖语言、科学、数学、人文学科等多个学习场景。用户普遍反映这种「轻量但深入」的对话体验,比传统刷题更能激发思考和记忆。此外,Quizlet 也正在将 Q-Chat 逐步推广至全球市场,目前已支持多国语言并在多个国家正式上线。这意味着,无论是美高学生准备AP考试,还是法国高中生备战Baccalauréat,都可以获得AI老师的实时指导。

  而在教育科技平台向「智能+个性化」转型的浪潮中,Quizlet 用 Q-Chat 给出了它的答案:不是替代老师,而是打造一个更懂学生节奏的数字学习伙伴。

  在 AI 教育浪潮中,不只是成年人和青少年在享受智能化学习体验,2-6 岁的孩子们也有了专属的语言学习「游乐场」。专注于幼儿语言启蒙的 Lingokids,正是这个赛道中快速崛起的代表性平台。

  不同于以背诵和应试为目标的传统学习产品,Lingokids 强调的是「在游戏中自然习得语言」。通过动画角色、互动游戏、音乐和故事等丰富形式,平台构建了一个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接触英语词汇和表达。

  这种方收获了不小的市场回报。截至 2025 年 3 月,Lingokids 年收入已达到 3500 万美元,并累计完成 66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 Top Tier Capital Partners 和 HV Capital 等,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认可。平台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线,尤其在西班牙、墨西哥和美国市场表现亮眼,持续推进产品本地化与家长社区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Lingokids 不仅仅面向孩子,它也设计了家长参与功能,例如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查看孩子进度报告等,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同时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

  在少儿教育数字化快速演进的今天,Lingokids 把「游戏+语言」做成了一个可规模化、可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196体育最新,也为「早教 AI 化」提供了范本。

  对于无数学生来说,面对一道看似「天书」的数学题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这题怎么破?」而 Photomath,正是那个被称作「数学界救星」的AI助手,用技术给出了精准、清晰、一步一步的答案。

  成立于 2014 年的 Photomath,起初只是一个基于 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的拍题工具,但它并未止步于「给出答案」。近年来,随着AI模型的进步,Photomath 不断升级算法逻辑,聚焦在「过程透明化」与「概念可视化」两个核心点。用户只需用手机摄像头扫描题目,系统便会自动识别,并生成详尽的逐步解题过程,包括中间思路、符号转换、公式解释等,让用户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产品端持续精进的同时,Photomath 的商业表现也十分可观。根据公开数据,其年收入约为 3500 万美元,月活跃用户超过 5000 万,覆盖全球多个国家的中学生、高中生与大学新生,在数学教育类应用中稳居前列。

  也正因如此,Photomath 吸引了科技巨头的注意。2023 年,谷歌以约5亿美元将其收入麾下,希望借助其解题技术,进一步强化旗下教育产品矩阵。收购完成后,Photomath 继续保持独立运营,并获得更多资源支持以优化用户体验,特别是在图形识别和多步骤运算解释方面的能力。

  在 AI 深入基础教育的背景下,Photomath 不仅是解题工具,更像是一个随身的数学导师。它的成功说明,哪怕是抽象的数字世界,也可以通过 AI 变得亲切、清晰,并被每一位学生掌握。

  在巨头林立的语言学习赛道中,Mondly 并不以规模制胜,而是凭借精致内容与 AI 驱动的体验,走出了一条「轻量级全球化」的路线。

  成立于罗马尼亚的 Mondly ,目前提供超过 40 种语言的学习课程,覆盖初学者、进阶者与出国准备者等多元用户群体。平台不仅支持基础词汇与句式学习,更通过情境模拟对话、语音识别纠正发音、个性化反馈机制等功能,让语言学习回归真实使用场景,而非死记硬背。

  Mondly 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高效的 AI 课程引擎。该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学习节奏和薄弱环节,动态推荐下一步内容,模拟日常交流的语境变化。这种「微进步式」课程编排,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受到办公族、旅游用户和跨语境工作的自由职业者青睐。

  虽然不像 Duolingo 那样拥有庞大的用户体量,但 Mondly 的运营模式稳健。目前年收入约为 980 万美元,团队规模为 66 人,以精简架构、高迭代速度和敏捷产品开发见长。它已在欧美、东欧、东南亚等地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在课程内容上不断优化,提升语种多样性和实用性。

  值得关注的是,Mondly 也是首批探索 VR语言学习 的公司之一,推出了 Mondly VR 和 Mondly AR 产品版本,尝试通过沉浸式体验加深用户的语言记忆,这在教育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的实验性与前瞻性。

  在大而全的平台之外,Mondly 以「小团队、大影响」的模式,稳扎稳打地走出了一条AI赋能下的语言学习「匠人路线」。

  Pimsleur 语言学习平台基于其独特的「回忆、重复与对话」三位一体方,通过有机的语音互动帮助学习者在短期内掌握核心语言能力。该课程以 30 分钟为一课时单位,采用免提式音频设计,便于用户在烹饪、运动等日常场景中同步学习。

  课程内容聚焦听说技能训练,通过即时跟读模仿培养「近母语」发音与对话节奏,每课时页面配备进度计时器与跳转按钮,支持自主调控学习节奏。平台共提供 51 种以英语为基础的外语课程和 14 种英语作为二语课程。

  相较于 Duolingo 和 Babbel 的碎片化课程,它的课程内容相对较长,对学习者的时间投入要求更高。然而,其课程具备可下载与「免手动操作」特性,便于学习者灵活利用烹饪、健身、通勤等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适合希望在较短周期内掌握语言的人群使用。

  当语言学习从「看」和「背」进入「说」和「用」的时代,Praktika 正在抓住这个变化的关键点,用 AI 塑造真正「个性化」「陪伴式」的口语训练体验。

  这款 AI 驱动的语言学习应用,通过虚拟角色扮演与实时互动引导,为用户打造了一个近似母语环境的沉浸式练习空间。用户可以与模拟 AI 人物展开对话训练,不仅能够即时获得发音与语法反馈,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如出国面试、商务沟通、旅游情境)切换对应对话场景,实现更强的学习迁移性与实用性。

  据官方数据,截至 2025 年,Praktika 年收入达 2000 万美元,全球用户总量突破 120万。在融资方面,Praktika 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累计筹集资金达 355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 Creator Ventures与Blue Wire Capital 等。这为其产品持续迭代与 AI 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

  Praktika并不止步于「语言练习工具」的定位,而是在尝试打造一个「AI角色陪练平台」。团队已表示,未来计划引入更多拟人化角色、多语种同步功能与文化背景融合模块,力求将用户从「被动学习」引导到「主动表达」。

  相比老牌平台的体系化内容体系,Praktika 凭借 AI 互动的趣味性、即时反馈的效率与可定制化的学习节奏,在年轻用户群体中快速积累口碑,逐渐在语言学习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在 AI 教育热潮席卷全球的同时,Brainly 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赛道:把「学生之间的知识互助」系统化、产品化,并持续扩展至更专业的教育服务领域。

  起初,Brainly只是一个由学生组成的问答社区平台,用户可以就课业难题向其他人提问,并得到来自全球同龄人的答复。如今,它已演化为一个集 答案查找、深度讲解与一对一辅导于一体的教育平台,并通过订阅制逐步构建起稳定的商业模式。

  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截至 2023 年底,Brainly 年收入达到了 5030 万美元,累计融资总额高达 1.53 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 Naspers、General Catalyst 等。随着平台影响力扩大,Brainly 在美、印、印尼、波兰等市场拥有大量忠实用户,尤其在数学、物理、历史等科目中积累了上亿条高质量答案。

  为进一步提升平台专业度,Brainly 近年来也强化了「专家答题」模块,引入认证教师与学科专业导师参与内容建设,并在数学与物理等理科领域推出结构化辅导资源。这一转型不仅丰富了内容层次,也让 Brainly 逐渐摆脱「仅供抄作业」的刻板印象,向可信赖的线上学习辅导平台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Brainly 还在积极拓展 AI 功能,测试智能推荐机制和基于对话的问答引擎,使平台在内容匹配与学习路径定制上更智能化,提升用户学习效率。

  在「内容+社区+技术」三驾马车的驱动下,Brainly 将「互助学习」从零散的网络行为,变成了覆盖全球的教育平台样本。

  明星厂商 Codeway 推出的 AI 英语教学应用 Learna AI Tutor 上线 个月,全球下载量便突破 400 万,其中 Google Play 渠道超 300 万,成功跻身 80 多个地区教育榜前十。这款产品以简洁实用的功能直击用户刚需,聚焦英语对话技巧提升、词汇积累与场景化学习。

  Learna AI 是一款创新的一体化英语学习应用,由人工智能驱动。其突出特点是虚拟聊天角色,引导学习者进行对话练习,并提供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即时反馈。该应用面向广泛的用户群体,涵盖语法、口语、阅读和词汇积累等基本技能。

  Learna 的用户增长主力来自印度,下载占比超 21%。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复杂的语言环境、「三语教学」模式,以及疫情后留学人数激增等因素,共同推动了英语学习需求的爆发。尽管印度市场用户量大,但付费能力较弱,内购收入占比仅 2.51%。相反,美国虽为英语母语国家,却贡献了最高的创收和内购收入。

  在营销推广上,Learna 近两个月投放超 1800 条广告,重点覆盖美国、加拿大等市场。通过短视频直观展示 AI 教学过程,以简洁文案强化产品定位,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群体。高曝光量的素材与精准投放策略,使其在短时间内实现用户量快速增长,验证了产品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

  Question Al 是由国内在线教育巨头作业帮推出的 AI 学习助手应用。凭借在国内积累的教育经验,作业帮自 2022 年布局出海,并借 AI +教育东风切入海外市场。自 2023 年 5 月起,Question AI 陆续在美国、印尼等地上线,目前仅北美市场周活跃用户就接近 200 万,Google Play 平台下载量超 1000 万。

  Question AI 定位为「问答和作业助手」,依托AI大模型,实现全学科覆盖,支持数学、历史、生物、英语等多学科题目解答,有效区别于 Photomath、Mathway 等仅聚焦数学领域的竞品。其核心功能「拍照答题」大幅降低使用门槛,无论是手机端直接识别题目,还是网页端通过图片上传、截屏获取答案,都让学生能便捷获取解答。

  此外,Question AI 推出 AI 教师逐步解析功能,以 AI 配音拆解题目进行教学,在专业教师资源昂贵的美国市场,实现低成本的教学替代。该功能作为会员专属权益,与 PDF 作业上传、更精准答案等服务共同构成付费体系。会员设置 3 天 0.59 美元试用、月费首月 8.99 美元/次月 11.99 美元、年费首年 79.99 美元/次年 99.99 美元三档,通过差异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推动应用在竞争激烈的海外 AI 教育市场快速崛起 。

  从「拍题解答」到「 AI 口语陪练」,从「对话式学习」到「沉浸式角色互动」,这 11 款 AI 教育应用呈现出从工具型产品向交互式学习伙伴的转变趋势。无论目标用户是儿童、青少年,还是留学准备者与在职成年人,「 AI +教育」的切入口正变得更细分、更本地化、更强调用户体验。

  可以预见的是,在 AI 模型持续进化与内容生态逐步完善的背景下,AI 教育产品将不再只是「补充课堂」的工具,而是重构学习路径、伴随用户终身成长的智能助教。而那些真正懂得如何用 AI「教得好、陪得住、学得深」的产品,将在未来的全球教育市场中走得更远。

href=""

搜索